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未來將持續堅定發展長期分紅險 ,做分紅險堅定的推動者 。 ”日前,首次在媒體前亮相的中郵人壽總經理李學軍如此表示。
2024年,在利差損烏云壓頂之下 ,向分紅險轉變成為大型險企產品側的第一要務,不少險企管理層都喊出“未來分紅險占比50%”的口號。
對于以銀保渠道為主的中郵人壽,結構更為復雜的分紅險銷售難度比以個險渠道見長的險企更加大 。且因過去業績的波動 ,讓市場對于中郵人壽分紅險穩定度有些許疑慮。
面對這些問題,中郵人壽管理層一一解答。

李學軍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分紅險 、包括萬能險是對保險公司對渠道對客戶最友好的產品 ,這已成為保險業共識,但很多保險公司迫于眼前的業務和客戶習慣壓力,還沒有形成一致行動 ,各家轉型壓力也很大 。
李學軍認為,從產品設計底層邏輯來講,任何超過10年保障期的儲蓄類產品采用固定利率定價都存在缺陷 ,不管利率上行還是下行,都會面臨風險。
“以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定價利率2.5%的傳統險 ,扣除各種費用和風險因素后,10年以上的收益大概只有1.5%-1.7%。雖然看似比當下國債利率高一點,但長期來看 ,如果利率波動,尤其是經濟活躍后利率反彈,傳統險都存在較大風險。”李學軍表示 。
“如果不轉分紅險,那么險企連給客戶創造價值都做不到了。 ”李學軍如此斷言 ,“現在傳統險定價利率已經很低,又要鎖定那么長的時間。如果將來利率反轉,那么隨之而來的退保將導致流動性風險 。如果不退保 ,那客戶也喪失了投資更高收益產品的機會。”
基于中國市場現狀,固定保底保障加上不確定的浮動收益更符合國情,能讓客戶和公司分享經投資收益。
不過 ,由傳統型壽險轉為分紅險并非朝夕之功,教會銷售隊伍如何向客戶解釋保底利率、浮動利率和不同分紅實現率下的利率成為一大難點 。
中郵人壽銀郵業務部總經理高浩在回答界面新聞提問時介紹,在銀保渠道銷售分紅險既需要和渠道的強聯系 ,也需要一支專業的隊伍支撐。
其他巨頭如中國人壽,亦曾對外表示公司正在進一步加大對分紅險的培訓力度,以期提升占比。
縱觀2025年“開門紅”期間的主打產品 ,平安推出御享金越(2025)終身壽險(分紅型),泰康推出的鑫享世家終身壽險(分紅型)等,也可看出各險企對分紅險的重視程度 。
不過分紅險的核心價值是和公司共享經營成果,若無利潤支撐 ,分紅實現率便沒有落地的根基。
這一點上,中郵人壽2023年巨虧120.14億元,到2024年又以利潤總額118億元成為銀行系險企“盈利王 ” ,更讓市場擔憂其經營穩定度。
對此,李學軍表示,利潤的波動主要受會計準則切換的影響 。
2023年 ,中郵人壽在負債端仍執行老準則,但在資產端開始執行新準則,以便與郵政集團報表統一 ,這“一新一舊”的會計準則導致資產負債兩端出現不協同。在2023年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產生了更大的錯配和一些計量誤差的放大。
2024年,中郵保險在資產端和負債端均采用了新準則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在同一準則下進行了計量,資產端關于計量方式的變化也會反映到利潤表中。
李學軍表示,2023年,中郵保險進行了資產負債匹配的重構 ,公司大量增加了國債、地方債等長久期固定收益類資產,拉長資產久期至近10年 。2023年出現浮虧,是因為中郵保險大部分配置的是公募基金 、保險資管產品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產品。在進行資產重構后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產品大幅減少。
李學軍透露,2024年,公司118億元的利潤總額主要來自投資端的貢獻 ,其中債類固收資產對投資收益的貢獻在85%左右 。
“中郵人壽在2023年大量減配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完全盯市的產品,同時大量增加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等長久期債券的配置,快速拉長了資產端的久期 ,并穩定了收益。”李學軍表示。
另外,會計準則的切換,對沖了2023年的20億虧損 。股市上漲行情以及債券牛市也使得公司的交易盤資產獲得了超額收益 ,其中債市貢獻20億元左右,“924行情”貢獻17億元~18億元的股票收益。
不過李學軍亦表示,除去以上三筆“一次性收益 ”,中郵保險這樣體量的保險公司正常穩定的盈利水平 ,大概在60億元~70億元左右。2025年度利潤必然是負增長 。
影響分紅險收益水平的因素,除了利潤和投資收益外,還有公司的分紅險意愿。
李學軍向界面新聞強調 ,有些公司盈利較多,但舍不得給客戶分紅,會留存較多的分紅特儲;而像中郵人壽等央企 ,出于品牌聲譽和社會責任考慮,即使投資收益未達到分紅要求,也會給客戶分紅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客戶利益。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對產品和資產配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為了更好地發展分紅險,李學軍向界面新聞透露 ,公司將分紅險賬戶和傳統險賬戶分開管理。未來,可能會推出保底利率為1.5%或1.75%的分紅險產品,降低保底利率的同時,提高分紅彈性。 “這樣在資產配置時 ,可以適當配置一些權益類資產,在降低保底收益預期的基礎上,打開收益浮動空間。”
展望2025年 ,李學軍表示,該公司全年總保費收入預計能上1500億元的臺階,新業務價值超過100億元 。業務結構繼續調整 ,繼續壓降新單 、壓降躉交業務,保費增長主要靠續期拉動。
熱點:場外配資是什么意思-無利差損、分紅險占比增加、股價被低估......中國平安業績會釋放了這些信息
股票:證券公司比較好-每10股派23元!A股又現大額分紅,超千家上市公司擬派發年報“紅包”
買一個公司的股票有沒有分紅:網上配資炒股平臺-新進展不斷 多家A股公司創新藥業務邁向“收獲季”
股票配資客服話術:在配資炒股-臨時分紅提案再現 股東回饋與銀行長期發展“平衡術”如何校準
熱點:華興配資公司-23家A股上市銀行分紅透視:工行蟬聯“分紅王”,招行分紅率超35%|年報觀察
熱點:國投資本600061股票分析-科創企業分紅金額逐年遞增!科創 200ETF (588240)3連漲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迎政策風口
財之網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記者王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周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
近日,開源證券大連分公司遭大連證監局處罰,暫停其辦理需要合格投資者認定相關業務六個月。該懲處力度在近年來券商分支機構中并...
記者辛圓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3月24日,易方達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公開發售。該產品跟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這個指數是什么?有哪些優勢?投資價值如何?...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王”,002724.SZ)早盤一字跌停,此后股價拉漲,尾盤封漲停板...
記者|趙陽戈年初,證監會就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市場也將注意力投向了...